八月一日,建军节。我站在仪容镜前,整理了一下制服,将胸前徽章轻轻扶正。今天,我想用一篇文字,向一群最可敬的人深深致敬——中国人民解放军。
虽然我没有穿过军装,没有踏过军步,但作为一名高速公路收费员,我与军人的联系,从未间断。
或许是执行任务归来的军车,整齐列队,驶过通道;或许是休假探亲的战士,背着简单的行囊,在人工车道递来一张通行卡,脸上带着腼腆而真诚的笑容;又或许是退伍多年的老兵,乘车路过时望着路牌沉默良久,眼中闪烁着岁月沉淀的坚毅。
我曾记得一个雨夜,一辆军用运输车停留在收费站匝道等待命令。车上载的是支援抗洪抢险的物资。我和同事们立刻行动起来,为随行的几位战士送去了热水和干粮。其中一位年轻的士兵说:“谢谢你们,我们得赶时间,灾区的群众在等着。”那一刻,我没有多言,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。我知道,他们不是在执行普通的任务,而是在与时间赛跑,与灾难抗争。
这让我想起建军节的意义——它不只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,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;从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,到抗美援朝的冰雕连;从抗震救灾的冲锋在前,到边疆哨所的默默坚守……人民军队用忠诚与热血,用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的精神和勇气,筑起了共和国最坚固的屏障。
我们这些普通人,虽未执枪守边,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畅通。高速公路,是现代中国的“血脉”,连接城市与乡村,贯通经济与民生。我们收费员,是这条血脉上的“节点”,日复一日地保障着车流有序通行。每当军车驶过,我总会多看一眼,多敬一个注目礼。那不仅是一辆车,更是一份责任、一种信仰的象征。
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。高温酷暑中,我们坚守岗位;暴雨倾盆时,我们疏导交通;节假日万家团圆之际,我们依然站在亭中,迎送南来北往的司乘。这份坚持,也正是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的另一种写照!
而我,作为一名普通的高速公路收费员,也将继续以你们为榜样,在平凡的岗位上,做到“在岗一分钟,负责六十秒”。每一次微笑服务,每一次精准操作,每一次应急处置,都是我对你们精神的追随与致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