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,我是一个被焦虑紧紧裹挟的家长。孩子的每一次考试、每一项作业,都能轻易揪紧我的神经。只要我休息回家,和孩子的谈话就像被设定好程序一般,总是围绕着学习展开。“作业做完了吗?”“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?”“有没有不懂的知识点?”这些话语就像复读机里的声音,不断重复。
我没有察觉到,自己的焦虑就像一张无形的网,将孩子紧紧束缚。孩子的眼神里,渐渐少了那份纯真的灵动,多了几分对我的小心翼翼。有一次,我刚张嘴准备说“这次考试……”,孩子就抢先一步,语气平淡地说出:“妈,我考得还行,作业也都做完了。”那一刻,我愣住了,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。
直到看到“关于明天的事,后天就知道了,吃饱睡好,给时间点时间!永远不要提前焦虑,当下过好即是全部。松弛一点,允许一切发生,尽你所能,敬你所不能。”这段话,我才如梦初醒。是啊,我一直揪着孩子的未来不放,却忘了孩子当下的感受。我总是担心他成绩不好,考不上好学校,没有好前途,却忽略了他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快乐与自由。
我决定改变。从那以后,回家后我不再第一时间询问学习情况。我会和孩子一起分享当天遇到的趣事,一起看他喜欢的电影,一起在小区里散步聊天。我开始关注他的兴趣爱好,鼓励他去尝试自己喜欢的绘画、手工。我发现,当我不再把学习当作唯一的话题时,孩子的笑容多了,话也多了起来。
在学习上,我也不再过度干涉。我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,遇到困难时,我会耐心地和他一起分析,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催促。我学会了接受他的不完美,就像接受一朵花可能不会按照我期待的样子绽放,但它依然有属于自己的美丽。
让花成花,树成树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有自己的生长轨迹。我不再提前焦虑,不再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。我愿意在他身边,给予他爱与支持,静静等待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,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绚烂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