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在影院里看陈佩斯老师的《戏台》,落幕后我却久久不能回神,明明是场让人笑到拍大腿的喜剧,散场后心口却沉甸甸的,像压着块浸了温水的棉絮,暖乎乎的,又带着点说不清的酸涩。
我的生活轨迹向来简单,陈佩斯老师在戏里藏的那些社会百态的隐喻,许多地方只能看懂个大概。可即便隔着阅历的鸿沟,也能咂摸出那股子在时代浪潮里身不由己的无奈。戏班子里的人,上到班主下到杂役,都在乱世里像陀螺似的被推着转,可哪怕脚下踉跄,脸上还得挂着登台的精气神——这大概就是陈佩斯的厉害之处,让你笑着笑着,就看见了生活的本相。
这让我想起刚进办公室时的日子。看着主任指尖在键盘上翻飞,噼里啪啦响得利落;看他给我讲解活动大纲时,框架清晰得像戏台上的台步。明明每句话都听懂了,转身却又云里雾里,现在才懂,自己当时缺的正是京剧演员那股子钻劲。后来沉下心真正钻进去,主任说过的那些话,竟会时不时浮现在每个日常细节里,慢慢的在一点点吸收打磨中,终于摸着了自己的路子。
最打动我的,是那些穿着戏服的演员。我向来不懂京剧的唱念做打,却看得懂他们水袖一甩时的专注,饰演虞姬的凤老板上场时反复摩挲鬓边珠花,花脸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,一笔一划郑重得像在描摹人生。他们的信念很简单,只是认定“择一角便执一念”,在戏文里活出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看后台小演员吊嗓,咿咿呀呀的调子撞在青砖上,脆生生的。忽然明白,生活哪有那么多惊天抉择,不过是像这些戏子般,揣着念想把寻常日子过出滋味。这念想或许是一出戏,或许是一份执着,有了它,日子便扎了根,再大风雨也能扛住。
走出剧场,晚风正好,怅然渐散,只剩踏实。原来世间最动人的力量,从来藏在平凡的坚守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