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的冰箱总被塞得满溢欲裂。父母的身影刚在门口闪去,新摘的鲜蔬便又填满空隙。他们总郑重叮嘱:“赶紧把旧的扔了,吃新下的!” 篮筐里,初摘的豆角、顶花的嫩茄、初露锋芒的苦瓜,还有青涩未褪的小米椒,带着晨露潮气,无声承托着土地那端沉甸甸的牵挂,根须里似还缠绕着他们侍弄菜畦时,沾着泥土的无言深心。
午间,用这些馈赠蒸一笼菜。五花肉与土豆片缠绵至软糯,长豇豆蒸透后仍翠色盈盈,老黄瓜吸饱肉汁鲜醇。刚端上桌,女儿小手就停不下来,埋头扒米饭,嘴角油光闪亮,饭菜未咽便含糊嚷:“妈妈蒸的菜太香了!” 这朴素一餐,滋味深长,因它辗转泥土与炉灶的旅程,是父母藏于叶脉的叮咛,是烟火灶台蒸腾出的暖意,悄然渗进心腹。
饭后望女儿心满意足、红扑扑的小脸,心底温流涌动。父母总把最新鲜的菜往这儿送,他们在老家的晨光里摘菜、装篮,算着日子盼我们尝到第一茬鲜。那些叮嘱里,藏着怕我们吃不上新鲜菜的慌张,更藏着把生活最好的模样捧给儿女的热望。
夏日的菜蔬带着泥土腥气,却在父母的心意里,酿成最熨帖的家常。他们总说 “新下的菜嫩”,就像他们总把 “好的” 都留给我们,自己默默咽下生活的 “旧” 与 “陈”。这一篮鲜蔬,是父母把田间朝露、陇上日光,都细细收进篮,迢迢送来的情长 。
往后每回打开冰箱,看见父母新填的鲜蔬,都像看见他们弯腰侍弄菜园的模样。这夏日的碗底,盛着的何止是菜香,是父母把日子掰碎了,掺着泥土、晨光与无尽的爱,一点点喂给我们的生活本真。该把这些珍贵,嚼得更慢些、品得更细些,因为每一口饭菜里,都沉着父母从不言说,却从未缺席的疼爱。